在公園、商場我們都能看到過很多自助售貨終端,用戶可以通過微信掃碼支付或者支付寶掃碼,刷臉等很方便地購物。隨著4G網絡、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的快速普及,即便是在肇慶這樣的小城市,自助售貨終端的使用門檻也大大降低了。
下面我就簡單聊聊自己的觀點。
1.自助售貨機不僅是實體售賣店的有效補充,更是接觸最終用戶的有效觸點。
與傳統銷售渠道相比,自動售貨終端具有技術含量高、銷售方式新、消費體驗好等優點,
而且,這些「永不下班的超級營業員」從來不知疲倦,也不用領工資,真正可以做到任勞任怨,在創造利潤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在渠道費用日趨增高的今天,可以說是實體渠道的一種有效補充。據了解,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跑馬圈地,福柜的目標是在全國投放30000臺。一個更加重要的意義在于——自助終端可以構成面向消費者的有效觸點,與消費者形成連接。在我通過微信支付購買完飲品后,我收到了這樣一個頁面,可以通過微信關注福柜自動販賣機服務平臺。就這樣,企業與消費者可以更加容易地形成連接,從而可以帶來更多復購的可能,而且還可以得到消費者的真實反饋。可以想象,在商業世界里這種連接的價值會有多大。我想自助銷售終端不但是對于實體售賣店渠道的有效補充,更是與消費者建立連接的大膽嘗試,更是企業面向消費者的一次轉型升級。
2.數據將成為快消品行業的新型驅動力。
第二個問題是數據驅動。很久以來,傳統企業轉型總是有些「找不到感覺」,朝哪里轉、怎么轉都是企業主們面臨的難題。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企業不了解用戶真實的需求。對于食品、快消品行業來說,這些數據或許可以對調整企業產品方向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未來企業的關鍵決策可能就來自于這些來自一線的實際數據。
3.自助售貨終端或將成為快消行業渠道的重要組成
實際上,
自動售貨機在國內出現已經超過十多年了,然而在零售市場上的反響并不好。一方面,受制于移動支付方式的不確定,這些自助售貨終端的體驗并不算好;另一方面,大部分人還是習慣在實體渠道購買商品,用戶習慣沒有真正培養起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就要走過第四個十年了,從野蠻生長到艱難轉型,每一個行業、每一個企業以及企業中的每一個人的命運都在經濟社會變遷中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我并不知道未來在哪里,但我相信,只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謙卑的求知心以及不斷嘗試的勇氣,機會一定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